在一個桃李春風,柳絮滿天飛的季節裏,一個弱小的嬰防呱呱墜地。在一雙雙充滿愛意的眼睛的觀注下,她開始茁壯成長,伴隨而來的,她開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這個陌生的世界。她開始學習,在家人悉心地教導下,她開始經曆一個由淺顯到深入,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學習過程,而這其中,包含了欣喜,傷痛,淚水和歡笑,又包含了多少承載著綿綿愛意的似水流年!
欣喜産生于一瞬間,坐在搖籃車裏,望著呢喃的燕子,于是爺爺教她背“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似燕歸來。”哦,宋詞是會飛的;叭在窗前大圓桌上,指著映紅的荷花,于是爺爺搖頭晃腦地讀“江南可采蓮,蓮葉何田田?”哦,古樂府是有顔色的,還散發著淡淡香味兒;在黑暗的雨夜,伴著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和媽媽的體溫,她乘著夢兒穿過尼羅河,越過丹麥海峽,與白胡子的安徒生爺爺做遊戲;在明媚的春風裏,坐著如碧絲的草上,躺在滴綠枝的秦桑下,聽著爺爺講的三國故事,她很想騎騎赤兔馬,見一見威風八面的關雲長。這些點點滴滴的欣喜讓她對以後的生活産生了濃厚的興趣,讓她擁有了不盡的知識。
傷痛産生了不可磨滅的映象。當她抓著小雛雞發出得意的笑聲時,當她突發奇想把花衣裳剪破時,當她把筆丟下溜出去堆雪娃娃時,當她不聽話頂嘴被關進黑房子時,她都毫不客氣地挨了一頓結結實實的“教訓”。于是她覺得自己委屈了,傷心比那個屈原還多,眼淚比那個南唐後主還要向東流時,她得到了一番充滿溫情又合理的解釋,她懂得了不要欺壓弱水,懂得了一針一線來之不易,懂得了堅持,懂得了忍耐,她懂得了基本的做人道理,得到了在學校和書本中都汲取不到的力量。
淚水和歡笑豐富了她的平淡人生,在父親的鼓勵下,她爬上了長城,爬上了泰山,登上了嶽陽樓,登上了觀海台,在挂著淚的笑渦中,他學會了要有山一樣雄偉的腰板,海一樣廣闊的胸懷,每一次流淚,她都依偎在家人身邊,這裏是最甯靜的避風港;每一次歡笑,她都分享給全家,這裏是心靈深處最美好的香格裏拉!
有欣喜,有傷痛,有淚水與歡笑,這就是她的似水流年。
似水流年,流年似水,而永不流逝的,是那斷美好有意義的幸福時光!
仰望星空,需要“上九天攬月,下五洋捉鼈”的豪氣,需要“天生4指網能捕多大魚材必有用”的信心,需要“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,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”的決心和魄力。而腳踏實地則講求“不積跬步,無以致千裏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”。唯有將二者結合,方能從容前行,走向成功。
仰望星空不是妄自尊大。希特勒妄圖稱霸全球,以失敗告終;拿破侖懷揣征服歐洲的野心,最終倒在了滑鐵盧戰役中;日本企圖三個月滅亡中國,卻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。仰望星空不應是夜郎自大,而是以腳踏實地爲保證的。周總理能夠在黑暗的舊中國擁有“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的決心,正是因爲他有腳踏實地從事革命事業的毅力,有必勝的信心和打“持久戰”的恒心。可見,仰望星空要以腳踏實地爲保障,我們不僅要擡起頭,將自己的希冀寄托在漫天的星辰中,也要保證自己能夠立足于這堅實的土地,將自己一步步的足迹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。
腳踏實地也不是盲目努力、毫無目標。爲何高中生們報志願時苦于大學專業的選擇?爲何衆多大學生在畢業後失去方向,碌碌無爲?爲何在人才稀缺的社會中依然有不計其數的“海歸”變成了“海待”?難道是他們荒廢學業、虛度光陰?其實不然。只是他們過于執著于埋頭苦幹,而不曾擡眼去注視那廣袤的星空,不曾去想象天外的世界,更不曾將自己的理想化作一顆星,點綴在那未知的天際。故而,腳踏實地要以仰望星空爲前提,人只有有了目標、有了理想,才不致在無垠的大海中迷失了航向;人也只有有了目標、有了理想,才不致在各種困難面前輕易倒下,才有了繼續前行的動力和支撐。
由此看來,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不可偏執其一。我欲仰望星空,追求“鷹隼試翼,風塵吸張;奇花出胎,矞矞皇皇”般的壯闊,須具備腳踏實地的毅力和恒心;我欲腳踏實地,追求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”的境界,則須擁有仰望星空的志向和抱負。二者並行,方可成就理想,走向成功。
溫總理曾對青年人寄予殷切期望,期望我們能夠仰望星空,國家需要能夠仰望星空的人。而我要說,國家也需要敢于仰望星空的人,我們敢于喊出那句“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富則國富,少年強則國強”,同時4指網能捕多大魚們也有此毅力和決心腳踏實地地將其化爲現實。